河南出台十大举措支持中药材产业 促豫药“走出去”
中新网吉林镇赉12月29日电12月末,素有“中国北方渔岛”之称的吉林省镇赉县哈尔淖拉开一年一度的冬捕大幕。记者29日从当地获悉,今年第一张“红网”就捕捞了20万斤鱼,可谓大丰收。 每年冬捕季,不仅是渔家的丰收节,也是游客的旅游节。当地早早将现场布置一新,空中彩球飘舞,和着震耳欲聋、色彩各异的烟花、礼炮,哈尔淖冬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也阻挡不了游客们观鱼的热情。 冬捕活动通常在凌晨就已开始,鱼把头和鱼工凭借多年的冬捕经验判断冰层下鱼群的位置,每个人的帽子、胡子和睫毛上都挂满了白霜。 “鱼出来了!”伴着人群的惊叹,一张2000米长的大网被缓缓拉出水面,花鲢、白鲢、草鱼和青鱼等鱼儿打着滚被拉上岸,在冰面上翻滚跳动。 镇赉县国营渔场副场长吕长明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20万斤的大“红网”,大家都很振奋,今年冬捕会持续至2023年1月15日左右,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哈尔淖水源来自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嫩江江水洁净,沿途无污染,所产鱼类味道鲜美,盛产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及其他30多个品种的鱼类,是吉林省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 近年来,镇赉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把握冰雪旅游发展机遇,打造镇赉哈尔淖特色生态旅游品牌,重点打造“1+N”冬捕基地,建设了一条集养殖、捕捞、加工和渔猎文化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冬捕经济产业链。 据介绍,今年哈尔淖冬捕产量预计达到60万斤 河南作为中药材生产大省,如何实现产业发展由多到精、由大到强?河南官方29日出台十大举措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豫产道地药材和“豫药”产品“走出去”。 河南出台的《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从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彰显道地药材优势;加强资源保护利用,建设良种繁育体系;推行绿色规范生产,源头把控药材品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牵引动能等十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中药材强省建设。 在发展目标上,《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南全省中药材生产供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绿色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600万亩,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产值达到600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000亿元,基本形成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国领先。到2030年,力争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700万亩,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产值达到700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5000亿元,形成更加完善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 其中,艾、山药、地黄、连翘、金银花、牛至、丹参、夏枯草、杜仲、山茱萸“十大豫药”种植面积、种植和初加工产值达到全国第一。到2035年,河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领跑全国,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生产供应中心、创新研发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建成中药材强省。 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方面,积极推动丹参、山药等优势大宗道地中药材品种上市并开展期货交易。加强中药材执法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豫产道地药材和“豫药”产品“走出去”。 在深挖中医药经典内涵,全力打造领军产品方面,挖掘整理传统中药制剂技术,广泛开展中药传统经典名方研究,收集筛选名家名方、民间验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掘中医药精华,激发传统中医药活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产品升级、单品上量,加快布局全国、全球市场,着力打造一批单品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豫药”大品种。 |
下一篇:特写:冬日的香港美食之旅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