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
作者:胡斌(湖南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建安(湖南艺术教育研究所教授)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近期在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山东卫视同步播出后,受到各界的关注。这部剧的剧名来源于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该剧以1919年探索救亡图存的青年志士振臂高呼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为主要故事背景,以党的一大代表和诸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主要线索人物,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数风流人物》的故事脉络时间跨度长达30年,该剧在叙事结构上不是简单以历史结构为脉络,没有把表现重点放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上,而是聚焦于“人”和“人的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成长叙述、情感化的表达呈现,构建了革命先烈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连接,感召年轻观众牢记革命先烈的信仰与牺牲、理想与奋斗,激发爱国爱党、奋力拼搏的使命担当,赋予此剧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数风流人物》通过艺术重现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去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发展轨迹,为观众描绘出一幅革命先驱奋力谋求民众思想解放与觉醒、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画卷。剧中每一个史实故事、每一个人物都真实而鲜活。特别是剧中对革命先驱的刻画抓住了“三美”,即共产党人的信仰之美、人性之美和情感之美。比如剧中有一场戏,讲述杨开慧被捕之前与孩子们诀别,她叮嘱孩子们要隐姓埋名,不能透露父亲的身份,而年幼的毛岸青无法理解,倔强地不肯改名。杨开慧情急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个巴掌饱含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将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大家舍小家的坚定信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忠于历史、还原真实”是《数风流人物》创作的重要原则。为此,主创团队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以期呈现最真实的历史场景,力求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剧中仅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就超过400位,剧组动用特约和群演超3万人次,而为了准确传达人物特性和时代质感,剧组准备的演员服装加起来达12000多套。全剧设置了650多个大场景和2000多个小场景,还一比一复刻还原了韶山冲、安源煤矿、清水塘、延安窑洞等重要场景,置景量是一般电视剧的三倍。《数风流人物》在历史细节的考证、人物台词、特技呈现、音乐表达等方面均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如剧中杨之华送给丈夫瞿秋白的一支钢笔,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个道具,却是美术组在查阅大量史实资料确定了钢笔样式后,辗转多个古董店铺才淘到。剧情也表现了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丰富细节。比如陈独秀在统计共产国际的拨款经费时,因错算了200元,他误以为是妻子高君曼拿去给家里买牛奶了,非常生气。这很容易让今天的观众联想,陈独秀如果继续坚持只做大学教授,就只需讲讲课、写写文章、编编杂志,每月至少有1500元以上的收入,这足以让他的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陈独秀放弃了这一切。由此可见早期这一群共产党人的超凡境界和伟大情怀,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追求伟大的革命理想,他们不顾一切。这种寻求千秋道义的无私精神,引人共鸣、令人感佩。 近年来,主旋律题材影视剧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数风流人物》充盈着青春气息。可以说,年轻化、青春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为了注重年轻化表达,与更广泛的年轻观众产生共鸣,该剧对饰演革命先烈的新生代演员们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那就是避免程式化的表达,让所饰演的人物要有人间烟火气,做到以情动人。为了呈现更好的艺术效果,创作团队选择使用先进的4K超清宽幅摄影机进行拍摄,创新采取了中长焦拍摄大景、短焦拍摄人物的表现手法,运用遮幅模式,让作品具有电影级的视听享受效果。 《数风流人物》把历史人物还原成普通人,通过先驱们勇力前行和成长叙述、情感化的呈现,感召年轻观众牢记革命先烈的信仰与牺牲、理想与奋斗。在今天新时代的建设进程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建功立业,汲取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7日 14版)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