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网络效益12.8万公里航道助力通江达海
原标题:12.8万公里航道助力通江达海(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①)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提升水运设施网络,探索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今天起,本版推出“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在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哪种方式的货物周转量比例最高? 答案是水运。 拥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小、占地少等比较优势,水运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作用关键、地位重要。 据统计,到2021年底,我国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基本形成了长三角、津冀、粤港澳等世界级港口群。 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运设施网络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将怎样补足短板、优化提升?记者进行了采访。 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加快 长江干线,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35.3亿吨,连续10余年位居内河航运世界第一。 不只是长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水运大通道、港口货运枢纽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国家高等级航道网持续完善。 截至2021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超过1.6万公里。 “经过多年建设,以南北海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等水运主要通道为骨架,以主要港口为枢纽,以国家高等级航道为主体,衔接铁路、公路、管道等方式,连通世界、干支衔接的水路交通运输总体框架已经形成。”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表示。 ——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加快。 随着一批现代化大型集装箱码头相继建成,我国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实现了适度超前、迈向世界先进的跨越。目前,我国已掌握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全链条关键技术,已建和在建自动化码头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柳鹏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比2012年增长41%;目前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港口“硬核”力量充分彰显。 ——水运业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超额完成了港口岸电布局任务,5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5%,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水域、重点航线岸电常态化使用积极推进,岸电使用量大幅提高;长江干线13个水上洗舱站和13个水上服务区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建成8座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7月23日20时,随着“地中海艾达2号”轮缓缓驶离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天津港“地中海东南亚航线”正式首航。今年上半年,天津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1.1万标箱,同比增长2.1%,创历史最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运设施网络助力我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水运主通道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全年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82.4亿吨,稳居世界首位,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11.6万亿吨公里,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比53%。 港口枢纽作用进一步彰显。目前,港口承担了我国98%的进口铁矿石、93%的进口原油、89%的进口煤炭和97%的进口粮食接卸和绝大部分外贸集装箱的运输任务。2021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55.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3亿标箱,两项指标均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海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水路国际运输航线通达世界,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货运港口率先全面复工复产达产,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柳鹏说。 “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有利于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循环,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也能为国际贸易运输提供可靠保障,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首席研究员陈正勇认为。 进一步畅通国家高等级航道、发挥沿海港口枢纽作用 到2035年,国家高等级航道达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的“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布局中,水运设施网络是重要组成部分。 “与未来目标相比,我国水运网络设施仍存在内河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达范围不足、国家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网络化程度不高,部分沿海港口码头能力富余度和安全韧性不足等短板,亟待进一步补齐。”苏杰表示,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加快建设,让国家高等级航道更畅通,网络更健全。 据介绍,针对国家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偏低、部分航道尚未达到规划标准、部分支流航道存在碍航瓶颈等问题,我国将实施国家高等级航道畅通工程。 具体来说,要加强干支衔接畅通,加快实施连接淮河和长江的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要开展枢纽瓶颈节点攻坚,推进缓解三峡通航瓶颈制约。要加强海河联运通道建设,推进连通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通港、北部湾港等港口的内河集疏运通道建设。 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让沿海港口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沿海主要港口集疏运“公转铁”“公转水”,提高综合运输效能。截至2021年底,全国沿海和内河港口的铁路进港率已分别超过70%和5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754万标箱。 据介绍,为持续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我国将实施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改革区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海铁联运系统,打通进出港铁路的“最后一公里”。我国还将推进粮食、能源、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建设;推动11个国际枢纽海港拓展国际航线和物流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全球海运连接度,完善枢纽功能。(本报记者 刘志强) |
上一篇:扎实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下一篇:我国建成5G基站占全球六成以上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